电商的“小秘密”:“双重标价”误导消费者

发布时间:2013-03-21 11:27:03    点击数:544
  最近几年,网购以其便捷、低价的特点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热衷的消费方式。但是在享受方便与实惠的同时,网络购物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笔者下面提到的这几种购物陷阱,也许就是你曾经遇到过的,请广大读者谨慎购物,不要掉进网购陷阱。   肆无忌惮地夸大宣传   过分夸大的宣传往往是商家的惯用手段。由于网购不能实物验货,所以这种夸大宣传往往是误导人们的罪魁祸首。为此,笔者建议消费者在网购非熟识的新产品时,应尽量选择口碑较好、信誉度较高的大型商城平台。而且,消费者在浏览商品的时候,不应该一味只注重商家标注的红字及粗体字简介,还应注意仔细了解商品其他方面的具体描述。在收到货物以后,一旦发现实物与网店的广告描述不符,一定要第一时间保存好各种网购单据以及原商品的页面宣传截图,保留好证据,才能为接下来的维权投诉作保障。   “双重标价”误导消费者   明明一件商品只需要一个价格就可以了,但是商家往往喜欢再标上两个甚至更多个价格。额外标注的“原价”、“市场参考价”其实都是为了迷惑和误导消费者。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商企业在缺乏实际市场依据情况下制订的“双重标价”已经涉嫌违规。但是这种类似广告的标价,如果真要较真维权的话,也是一笔糊涂账。最好的做法是,网购时不要简单听信电商企业单方面给出的“市场价”,而是应该结合商品评论、实体商城、品牌官网以及其他电商平台的同款或同类商品进行综合考量。此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消费时需注意保持理性的消费心态,按自身和家庭的实际需求适度购物,避免因“人造差价”或“贪便宜”而购入计划外的无用商品。   网店也会欺“熟”   相比陌生人,人们总是习惯相信与自己熟识的人。网购也是一样,很多消费者在一家店购买了几次便宜商品之后,往往会对这些店铺产生信赖,这就是所谓的“价格信任”。这种信任一旦产生,就会进而形成“某某家买什么都便宜”的潜在认同。这就是消费者上钩的时候了。其实,无论是哪一家店,都不可能任何商品都比别家便宜。为此,我们特别建议消费者在网购非热门商品,特别是一次性购入多件小商品时最好多浏览几个同类型电商网站“比一比”再出手。   虚假评价吸引消费   网购上存在虚假评论,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了。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网店的评论。原因就在于,这些评论里不都是虚假的,也有不少真实的卖家评论在里面。那么如何分别真实评论和虚假评论呢?笔者认为,真实的买家往往评论都比较中肯,即便是好评,说的也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当发现评价只是给予好评而不留言或留言属于对任何产品都适用的空话、套话时,就应多掂量掂量评论的可信度了。另外,在众多的评论中,对有关产品使用体验的评论才比较有借鉴意义。 来源今晚报)
上一篇: 借助电商强大客户群,券商拓展互联网金融揭秘
下一篇: 二维码是什么及二维码的原理,免费生成二维码
[返回所有新闻信息]

渝ICP备05014006号 可信任网站

 
重庆:89120464 成都:180-113-114-12 QQ号及手机:131-0898-4694
六八互联 重庆68互联网络服务中心 
68互联® © 梦想接入现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4 www.68h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Link to the future
www.68hL.com
以下js为测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