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data-key="0" src="http://fdfs.xmcdn.com/group26/M08/7C/BE/wKgJRljsZCfD1ANIAAY61-qzDcE577_mobile_large.jpg" alt="" data-origin="http://fdfs.xmcdn.com/group26/M08/7C/BE/wKgJRljsZCfD1ANIAAY61-qzDcE577.jpg" data-large="http://fdfs.xmcdn.com/group26/M08/7C/BE/wKgJRljsZCfD1ANIAAY61-qzDcE577_mobile_large.jpg" data-large-width="750" data-large-height="750" data-preview="http://fdfs.xmcdn.com/group26/M08/7C/BE/wKgJRljsZCfD1ANIAAY61-qzDcE577_mobile_small.jpg" data-preview-width="140" data-preview-height="140" style="border:0px;vertical-align:middle;max-width:500px;" />
蜻蜓FM收听 广播《重庆话话重庆》第32期——重庆记忆(重庆城巴县城) 微博#重庆话话重庆#话题讨论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时可能就觉有点好笑,为什么呢?上了点年纪的人会说,重庆城巴县城不一个地方?有啥好说的?年纪轻一点也会讲,巴县城在渔洞,这哪跟哪?年少的可能有些茫然,巴县?没听说过.
确实,现在没有巴县,只有巴南区,区政府也驻在渔洞,离重庆城还有二十多公里呢,咋扯到一起?不过且慢,只要翻一下书,就晓得了.
上世纪的1994年,巴县撤县建区,改为叫巴南区,到现在不叫巴县不过十多年.可是叫巴县却有一千多年,巴县的县城就是现在重庆城--重庆渝中区.
在叫巴县之前,还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公元前316年设置的江州县;一个叫垫江县,是由江州县于公元487年改置的;公元561年将垫江县改置为巴县,到公元1994年,巴县已经叫了一千四百余年.
重庆过去也不叫重庆,最早叫巴,这里住的巴族人,而嘉陵江曲折如"巴"字,因此在周时建立了国家就叫巴国,而江州就成了巴国的国都.秦时始建巴郡,郡"政府"也驻江州县,张仪开始筑城.公元583年改叫渝州,1102年改叫恭州,1189年,南宋光宗继位,潜藩升府,以先封王后继位双重喜庆,改恭州为重庆府.到现在也才八百多年.这些州府都驻在巴县城,当然衙门也设在巴县城了.巴县衙门矗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庆建市后才搬出巴县(重庆)城.此时周边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等地还是巴县的地盘.这样看来,巴县城就是重庆城,重庆府城也就是巴县县城,应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同样,是不是可以说,巴县人就是重庆人,而重庆人不一定就是巴县人.(重庆城以前不很大,就只有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围的地方.笔者住的地方离解放碑不过一两公里,到那去也习惯称之为进城.在笔者的印象中,只有过了通远门,才算进了城.)
重庆城现已巴县城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也很简单。现在每个人的身份证都清楚地注明了是哪地方的人,但到了国外,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老乡。回到国内,就要分是北京人、上海人、四川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对外代表中国。北京人是中国人,其它地方的人也是中国人,却不能说是北京人。同样,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人到外地去,都可以说是重庆人,而用不着说是哪个区县的。但回到了重庆市内,又得分是哪个区县的人了。
巴县是重庆的附郭,重庆府驻在巴县城。府县同驻一城,重庆城也就是巴县城,这从志书上也可以看出来。重庆府志除了记述巴县事外,还得记述所辖州县事。而巴县志却只记述巴县事,包括巴县(重庆)城的街道、桥梁、风景名胜等。巴县县政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迁出城外,最后驻在渔洞,却留下了“巴县衙门”。至今,下半城太平门内有条街,就叫“巴县衙门”。就一个时期来说,“巴”的影响要比重庆的影响大。四川简称蜀,重庆简称渝,重庆直辖前,对四川的称呼为“川”、“蜀”、“巴蜀”、“巴山蜀水”。没有叫“蜀渝”或者“渝蜀”的,就是例证。可以说,巴县是重庆的的基础,是重庆的根。
这几年,我们在讲重庆历史的时候,往往会省约巴县这一历史事实,笔者是不敢苟同的。这就像乡下人到了城市,不好意思说自已是乡下来的一样,有那么一点自卑心理,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好在巴县撤县建区时,保留了一个巴字,不能不说是有远见的,总算留下点“巴”文化的根。
蜻蜓FM收听 广播《重庆话话重庆》第32期——重庆记忆(重庆城巴县城) 微博#重庆话话重庆#话题讨论